近日,由青岛城投集团承建的唐河路-安顺路打通工程建设现场开展夜间施工,同时利用夜间、非雨天等施工作业窗口期,加大人力投入,抢抓有效作业时间,力争按计划完成综合管廊和给排水管线的施工任务,为后续项目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。
目前,工程按照既定工期目标进展顺利,其中,关键性节点娄山后河桥、李村河桥下部结构都已完成,综合管廊完成60%,地基处理完成80%。正在进行的李村河大桥东侧挡墙混凝土浇筑,也是本工程的关键节点,挡墙施工完成后将进行预制箱梁架设。
唐河路-安顺路打通工程预计今年年底主线通车。作为又一条南北“大动脉”,项目建成后,将为东岸城区再添一条南北向主干道,对完善我市主干路网体系,加强东岸城区与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交通联系、疏解青岛北站进出交通、分担现状环湾路已超饱和的交通流量起到重要作用,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提升区域环境品质,带动沿线区域更好发展。
唐河路-安顺路打通工程在施工工艺上大量使用新理念、新技术和新材料,为“海绵城市”生态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新样板。
一是全市首次实现天然石材“零使用”。全线路缘石、界石、花坛石累计约7万米长,将全部采用新型环保材料,没有一块天然石材,而是使用人造仿石替代花岗岩、大理石等常规建设材料,从细微处践行“绿色发展”的建设理念。
二是精细化建设城市公共设施资源。整条路的建设全面落实“多杆合一、多箱整合”的理念,将路灯、交通标志、信号灯、电子警察、视频监控等杆件合并设置,由808处减少至590处,减少率达27%。统一规划整合电力、通信、路灯、交通等零散箱体,由149处减少至33处,减少率达78%,探索出城市建设集约节约的新路径。
三是打造“海绵城市”生态系统示范工程。因地制宜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,设置9万平方米透水铺装,打造下沉绿地,改善沿线生态环境、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。
四是全面推广市政工程装配式技术应用。充分发挥装配式技术“标准化设计、工厂化生产、装配化施工”的优势,全线桥梁和管廊标准段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,工期较传统模式缩短了50%,现场作业人员减少约60%。
下一步,城投集团将继续发扬攻坚克难、拼搏创新的精神,不舍昼夜、只争朝夕,以“严、真、细、实、快”的工作作风全力推进项目建设,坚决守牢工期进度、安全生产、疫情防控等一排底线,不断完善城市功能、提升城市品质,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。